2020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夏時指出:“寧夏要把發展葡萄酒產業同加強黃河灘區治理、加強生態恢復結合起來,提高技術水平,增加文化內涵,加強宣傳推介,打造自己的知名品牌,提高附加值和綜合效益。”我區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寧視察重要講話精神,在科技部“科技支寧”行動的指導和帶動下,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合作共建“中國葡萄酒產業技術研究院”,柔性引進葡萄酒領域高層次專家團隊和科技資源,開展葡萄酒產業技術創新攻關,重點攻克優質品種選育、機械化生產、智能化裝備研發、微生物資源利用等方面制約葡萄酒產業發展關鍵技術瓶頸,共享科研成果轉化落地和技術專利集成應用,努力把賀蘭山東麓產區建成競爭力強、輻射面廣、影響力大、國內最優、世界知名的優質葡萄酒產區。
■ 破解“創新不足、技術落后”難題 打造科研供給和成果轉化中心
■通過“市場化運營+企業化管理”的模式,實現“產、學、研、用”一體化。
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業經過30多年發展,依然存在傳統粗放型建設葡萄種植基地、種植品種分散且未形成規模,沒有建立產區的行業標準體系,缺乏種植、釀造等環節的操作規范,優質釀酒葡萄苗木選育、研發工作相對滯后,專業化技術人員不足,產業升級、技術革新緩慢,產品缺失固定風格,無法打造高品質產品,也無法實施全過程質量溯源和食品安全認證等問題。
為解決制約賀蘭山東麓產區葡萄與葡萄酒產業發展瓶頸問題,搭建面向國內各產區提供開放性服務的應用型科研平臺,通過“市場化運營+企業化管理”的模式建設中國葡萄酒產業技術研究院,著力打造“產、學、研、用”一體的應用型科研機構,為建設“國際葡萄酒之都”提供智力和技術支撐。一是組建專家運營和技術服務團隊。依托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業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實施,中國葡萄酒產業技術研究院作為主持單位聯合中國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中國食品發酵研究院等9家知名院校和研究機構簽訂項目合作協議,建立科研成果共享機制,柔性引進國內葡萄酒行業50余名頂尖專家和團隊,為賀蘭山東麓酒莊酒企提供葡萄園規劃設計、葡萄種植、葡萄酒釀造等“全過程托管服務”,指導酒莊酒企改造升級,培養專業技術人員,打造國內葡萄酒產業的科技供給和人才聚集高地。二是創建產區“葡萄酒醫院”。為解決產區產品同質化嚴重、質量參差不齊、市場競爭力不強等問題,葡萄酒研究院對標歐盟和北美標準,制定高于國標的產區行業標準,建立葡萄酒從田間到舌尖的質量追溯和食品安全體系,搭建全產業鏈檢驗檢測平臺,運用“互聯網+”和5G技術,實現研究院專家技術團隊對種植釀造全過程的遠程問癥和線下巡診,為產區酒莊酒企提供咨詢服務。三是建設產區“中央廚房”。葡萄酒研究院嘗試采用“中央廚房”模式,合作建設并運營國內首家智能化集中灌裝服務中心,為眾多中小型酒莊(企業)提供社會化灌裝服務,共享灌裝設備資源和專家技術指導,確保產品品質和風格固化,降低生產成本,保障食品安全,樹立“賀蘭山東麓”產區地理標識的權威。四是建設供應鏈端“4S”大賣場。吸引國內外葡萄酒設備生產企業投資或合作經營,建設從小零件到大設備的全產業鏈一體化專業釀酒設備及附屬產品的“4S”大賣場,吸引酒瓶、酒具、酒塞、橡木桶等產業鏈生產企業入駐,形成配套葡萄酒產業發展的完整產業鏈條;采取融資租賃模式,實現設備共享服務,解決酒莊酒企設備購置、租賃維修、零部件采購等問題,推進產業供應鏈端農機現代化、設備智能化、管理數字化等智能設備應用,降低成本。五是建設栽培試驗示范基地。選定苗木栽培試驗基地,進行優質脫毒苗木栽培試驗、土地改良、水肥一體化、智能機械化葡萄栽培技術應用、污水處理循化利用等新技術和新工藝的試驗與示范,推進標準化智慧葡萄園的建設。
■ 破解“銷路不暢、市場份額小”難題 打造大宗業務交易平臺
■打造產區在全國有影響力、叫得響的葡萄酒品牌,實現產業全鏈路數字化轉型升級。
2019年全國葡萄酒消費量約28億瓶,其中國產葡萄酒銷量7億瓶,而銀川產區葡萄酒市場銷量僅有6000萬瓶。目前,賀蘭山東麓產區已經形成了賀蘭紅、張裕、長城、賀蘭神、軒尼詩等為代表的品系產品,先后有40多家酒莊的葡萄酒在國內外各類大賽中獲得1000多個獎項,卻難在市場確立品牌知名度,銷路不暢,國內市場份額低,陷入了“叫好不叫座”的怪圈。
一是搭建葡萄酒大宗貿易交易平臺。搭建賀蘭山東麓產區線上線下大宗貿易(現貨或期貨)平臺,吸引國內銷售商及國內外葡萄酒生產企業進行原酒和大宗定制成品酒銷售,幫助產區企業解決庫存積壓問題。二是提升產區品牌競爭力。依托研究院專家運營團隊的技術優勢,打造產區在全國有影響力、叫得響的葡萄酒品牌;通過制定賀蘭山東麓葡萄酒地理標志產品準入的技術標準,嚴格審批“賀蘭山東麓葡萄酒”地理標志(認證商標)使用;通過產品溯源和品控、倉儲和物流等智慧服務系統,建立產區質量管理體系,確保產品的質量與穩定性,提升產品營銷的精準性;嚴厲打擊產區內假冒偽劣產品和各種侵權行為。三是合作搭建葡萄酒產業數字化服務平臺。搭建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業數字化服務平臺,為產區酒莊酒企提供市場推廣分析研判,實現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業全鏈路數字化轉型升級。
■ 破解“融資困難、成本較高”難題 搭建產業金融服務平臺
■著力搭建產業金融服務平臺,建立產業基金,提供經營性流動資金。
賀蘭山東麓產區眾多酒莊酒企普遍存在資金實力較差、缺乏優質資產規模、市場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較小等困難和問題,酒莊租賃種植用地、葡萄園、葡萄酒原酒或成品酒等不具備市場通行的抵押擔保條件,無法得到銀行及金融機構的融資支持。
著力搭建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業金融服務平臺,由市屬國有企業牽頭申請政府財政資金作為引導資金,吸引金融機構和社會資本共同搭建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業基金,幫助產區酒莊酒企提供經營性流動資金,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提升產業資本市場的資信能力和資本運作能力,推進資產證券化和資本化。一是為企業提供土地、資產質押反擔保及葡萄酒動產抵押融資服務,提升產區資本市場的資信能力和資本運作能力,幫助產區酒莊酒企提供經營性流動資金。二是開展葡萄酒產業股權投資。篩選產區內有代表性、有實力、有資產、有品牌和經營情況良好的列級酒莊進行股權投資或項目合作,整合產區資源、資產和品牌,壯大資產規模,培育和孵化產區農高企業和上市公司。
■ 破解“數據真空、應用不足”難題 搭建智慧產業物聯網應用平臺
■集生產、供應、銷售于一體,推進產業智慧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
目前國內尚沒有建立權威的國有商用葡萄酒產業集數據采集分析和反饋應用一體的專業性平臺,無法為產區葡萄酒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數據支撐。依托葡萄酒產業技術研究院專家運營團隊的優勢搭建賀蘭山東麓產區葡萄酒產業集生產、供應、銷售于一體的智慧產業物聯網平臺迫在眉睫。
一是搭建數據采集平臺。通過與各子產區(賀蘭縣、永寧縣、西夏區、青銅峽市、紅寺堡區)酒莊企業合作,根據不同維度、土壤類型、植株種類、氣候溫度、設備型號和特點等差異化指標,篩選產區標注坐標位投放不同門類的采集設備,投資并搭建賀蘭山東麓產區數據采集中心。構建集產業互聯網、產品溯源、品控、倉儲物流和銷售平臺等智慧服務系統,獲取生產端與銷售端的數據沉淀,建立賀蘭山東麓產區集種植生產、發酵釀造、倉儲物流和市場銷售等全產業鏈的數據庫。二是搭建數據分析中心。搭建產業數字化中后臺,依托研究院專家團隊,結合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科學分析種植、生產、銷售數據信息,構建專家決策系統,科學指導酒莊酒企規范化種植,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營銷,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數據支撐和技術賦能。三是搭建數字應用中心。通過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業數字化生態服務平臺中后臺數據的分析處理,形成完整的數據鏈,加快推進品牌視覺體系與營銷數據中臺基礎建設,通過平臺應用系統模塊交換,構建以“用戶為中心、用戶價值為導向、以數據為驅動”的數字化運營管理系統,實現向客戶需求端的反饋,最終通過數據共享、政府購買服務、社會化購買服務實現數字產業化盈利,努力推進產業智慧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作者:馬驪,單位:銀川科創融匯葡萄酒產業科技有限公司)